如果我是你無法觸摸的,那無疑意味著我毫不存在。
不論是2000年推出出道單曲《SHINE》那種高亢信仰,
還是緊接著第二張單曲《月光》打下大片的江山,
鬼束千尋的創作與演唱功力,似乎早已注定好要超越流行,
填補每個聽者心上的缺口。
在經常聽廣播的那個時期,偶爾聽見播放出鬼束的作品,
總是會注意到她的演唱,存在著一種波動,在向命運傾訴什麼,
然而在玫瑰唱片的試聽機上聽了這張精選輯之後,才終於找到期待已久的鬼束。
在一片黑暗中帶著撫慰人心的力量,唱給尚懵懂的少年的我,
這些耳熟能詳的好歌,也是我聽鬼數千尋的起點,
雖然同年EMI推出了宇多田的精選輯比較吸引我的目光,
不過這張《the ultimate collection 完美精選》表現上更有力量,也能獲得解放,
現在回過頭來聽,那殘留心裡的餘韻反而是有增無減。
標題沿用〈流星群〉的最後一句歌詞,
整首歌在靜謐的寂寞中追求層次上的情緒表現,激昂又美麗;
有如詩句般呢喃的〈聲音〉,簡單明瞭開啟內心世界,
頓時轉入命運的十字路口,遺憾同樣美麗;
〈暈眩〉給予溫暖的環繞,當愛化作信仰,怎麼樣都比失去後來得更為真實;
名曲〈月光〉宣告人們的神聖氣息與俗世對比,
是否我們只能等待命運的判決、等待著未來的救贖呢?
在手足無措的情境下,鬼束指出了全新的方向:人類的「心」
同樣充滿渲染力量的〈infection〉直搗肺腑,越是深刻便越是脆弱吧?
輕快的民謠曲〈we can go〉流暢而且堅定正面態度;
〈流星群〉的B面曲〈Fly to me〉想像包覆厚重的思念翱翔在夜空中,
飛向世界自我的中心;出道單曲〈SHINE〉重重架構出曲子的壓抑張力,
爆發瞬間映在琴聲的回盪之中,顯得壯麗不已;
同樣收錄在第一張專輯的〈BACK DOOR〉也是在琴聲的伴奏下,
襯著多重合聲與弦樂綻放出信仰的想像;
猶如音樂盒般展開的〈King of Solitude〉緩緩溫暖流溢出最堅定的心情。
〈黑鴉〉作為第二張專輯的壓軸曲,訴求人性防備的負荷太過沉重,
不如就放下一切,重新來過吧!
〈荊棘海〉則是鬼束擅長的抒情曲風,也是為以單曲形式發行的遺珠之作,
愛爾蘭角笛帶著濃烈思愁,把痛苦的感受全部化成對美麗的無盡凝視;
低音不斷堆疊最後優雅交錯的〈與我共舞華爾滋〉,突破以往的哀傷抑鬱,
是推出精選輯之前,鬼束最新的創作嘗試,也是最後一張在EMI的單曲。
充滿柔和感的〈call〉有戀人間的呼喚;
〈Sign〉延續前曲的情感寄託,以輕快自在的曲風呈現,
也為這張精選輯劃下完美句點。
聽鬼束歌唱的激昂頓挫,總是超乎想像的豐富,
近乎滿溢且不自量力的歌唱能量,時而能填滿深夜的寂寞,然後被感動。
選擇信仰鬼束千尋,重新審視生命存在的虛幻與真實之際的悲傷。
推薦曲:全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留言列表